言情文学 www.yqwx.net,汉末皇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擢贤荐善,唯恐有所疏漏。每到节岁的时候,总是邀请所举的官吏前往后堂,与他们共同欢宴,如此多次,才让他们就任。赠送的财物,没有不齐全的,既而又选用他举荐的门生的父兄子弟为官,对这希尔都特别厚待,之后周景面对世人舆论便经常说这句名句来自我赞美,意思就是儿女犹一体,怎么不能厚待他们。
能将提拔门生,收受贿赂,说得这么有理的,也是不凡。不过,纵然如此,人家也是做到了三公位置的牛人,而且不仅周景如此,周景的二儿子周忠也不差,历史上灵帝死后,献帝即位,他也和他父亲一样,登上了三公里的太尉的位置。
有时候伏泉会想,如果汉末未乱,三国并未出现,说不得舒县周氏会在周瑜的手里完成三世三公的壮举,以他的能力做到三公并不困难。不过,如果只是如果,世上没有那么多可能出现,就像罗贯中写小说,刻意贬低摸黑周瑜,衬托诸葛亮一样,导致后世许多人认为周瑜是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伪君子,而却不知周郎是个宽宏大度、风流雅致、少年英才、有勇有谋,为孙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能人。
如果罗贯中没这么写的话,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讨厌周郎吧。至于周瑜和周亮的这一切伏泉是没在意的,而且他也没有心思去寻根究底,因为他的注意力都被周瑜吸引。
适才周瑜那一番行礼,可谓是有礼有节,配上他从小孩子开始天生便有的一副帅气脸蛋,真有一种风度翩翩的样子,若是用这姿容想象长大后周瑜的样子,伏泉不由得感慨,果然后世有名的“美周郎”真是不虚此名。
同时,看这周瑜的样子,伏泉心里也是不由有些嫉妒,本来伏泉长得也不差,按理来说他家族的基因也不错,不然也不会出过一位贵人,两位驸马,但和周瑜这小孩时便展露的帅气相比,就有些自愧不如了。
想到这周瑜不仅文武双全,直接可以说是入则拜相,出则拜将,而且还精通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传,简直就是后世网文里开了挂的重生者,治政打仗无所不精,还可以各种文艺技能撩妹。
与他相比,伏泉感觉自己这个正经重生者却是失败到了极点,犹如天生的高富帅和后天的屌丝逆袭的区别,开了挂都不如,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当然,现在这个“美周郎”还是个孩子,伏泉想来这一世,以他早活这么多年,布局这么久的大前提下,任你这“美周郎”再厉害,还能厉害到逆天不成?
之后,周瑜明显有话想要伏泉说,不过却被他那族叔周亮制止,因为这次来伏泉可不是闲聊的,而是要拜见陆康的。毕竟伏泉见陆康除了叙旧以外,更重要的是和陆康商议如何应对刚刚被他击败一阵的黄穰叛军的,自然不能在这里和周瑜这个少年扯皮太多。
最后,伏泉只能和周瑜这小家伙说了一句“来日去府上做客”后,在陆儁的带领下往官舍里走去,留下小家伙一脸恨恨的眼神。不过周瑜自始至终也不敢上去强行和伏泉攀谈,因为他族叔周亮一直守在他旁边,死死的盯着他,想来若是他再做出失礼行为,他那族叔肯定轻绕不了他,写信就给他在外为官的父亲打报告去了。
“叔父,那黄穰贼子定无粮也,此刻贼军新败……”
“住口!竖子小儿哉,休得胡言!”
没办法,周瑜只能继续走他本来想走的策略,通过自己这个在郡署为官的叔父的关系,把自己关于叛军的想法推测告诉太守陆康。只是,很显然,周瑜那族叔根本不听周瑜的“一派胡言”,在他看来自己这族侄连毛还没长齐,就想议论军事,明显是异想天开了,就算他从小熟读兵法韬略又如何,等他长大些再和自己提这建议,自己说不得会听。
只是,有人不信,有的人却是会信,如果伏泉在此,听到周瑜此言,说不得又要嫉妒起来了,只能说有的人天生就是将才的命,天赋极好而已……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摘选自《三国志》
景字仲飨。辟大将军梁冀府,稍迁豫州刺史、河内太守。好贤爱士,其拔才荐善,常恐不及。每至岁时,延请举吏入上后堂,与共宴会,如此数四,乃遣之。赠送什物,无不充备。既而选其父兄子弟,事相优异。常称曰:“臣子同贵,若之何不厚!”先是司徒韩演在河内,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曰:“我举若可矣,岂可令遍积一门!”故当时论者议此二人。
景后征入为将作大匠。及梁冀诛,景以故吏免官禁锢。朝廷以景素著忠正,顷之,复引拜尚书令。迁太仆、卫尉。六年,代刘宠为司空。是时宦官任人及子弟充塞列位。景初视事,与太尉杨秉举奏诸奸猾,自将军牧守以下,免者五十余人。遂连及中常侍防东侯览、东武阳侯具瑗,皆坐黜。朝廷莫不称之。视事二年,以地震策免。岁余,复代陈蕃为太尉。建宁元年薨。以豫议定策立灵帝,追封安阳乡侯。
长子崇嗣,至甘陵相。
中子忠,少历列位,累迁大司农。忠子晖,前为洛阳令,去官归。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及帝崩,晖闻京师不安,来候忠,董卓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忠后代皇甫嵩为太尉,录尚书事,以灾异免。复为卫尉,从献帝东归洛阳。
摘选自《后汉书》
擢贤荐善,唯恐有所疏漏。每到节岁的时候,总是邀请所举的官吏前往后堂,与他们共同欢宴,如此多次,才让他们就任。赠送的财物,没有不齐全的,既而又选用他举荐的门生的父兄子弟为官,对这希尔都特别厚待,之后周景面对世人舆论便经常说这句名句来自我赞美,意思就是儿女犹一体,怎么不能厚待他们。
能将提拔门生,收受贿赂,说得这么有理的,也是不凡。不过,纵然如此,人家也是做到了三公位置的牛人,而且不仅周景如此,周景的二儿子周忠也不差,历史上灵帝死后,献帝即位,他也和他父亲一样,登上了三公里的太尉的位置。
有时候伏泉会想,如果汉末未乱,三国并未出现,说不得舒县周氏会在周瑜的手里完成三世三公的壮举,以他的能力做到三公并不困难。不过,如果只是如果,世上没有那么多可能出现,就像罗贯中写小说,刻意贬低摸黑周瑜,衬托诸葛亮一样,导致后世许多人认为周瑜是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伪君子,而却不知周郎是个宽宏大度、风流雅致、少年英才、有勇有谋,为孙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能人。
如果罗贯中没这么写的话,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讨厌周郎吧。至于周瑜和周亮的这一切伏泉是没在意的,而且他也没有心思去寻根究底,因为他的注意力都被周瑜吸引。
适才周瑜那一番行礼,可谓是有礼有节,配上他从小孩子开始天生便有的一副帅气脸蛋,真有一种风度翩翩的样子,若是用这姿容想象长大后周瑜的样子,伏泉不由得感慨,果然后世有名的“美周郎”真是不虚此名。
同时,看这周瑜的样子,伏泉心里也是不由有些嫉妒,本来伏泉长得也不差,按理来说他家族的基因也不错,不然也不会出过一位贵人,两位驸马,但和周瑜这小孩时便展露的帅气相比,就有些自愧不如了。
想到这周瑜不仅文武双全,直接可以说是入则拜相,出则拜将,而且还精通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传,简直就是后世网文里开了挂的重生者,治政打仗无所不精,还可以各种文艺技能撩妹。
与他相比,伏泉感觉自己这个正经重生者却是失败到了极点,犹如天生的高富帅和后天的屌丝逆袭的区别,开了挂都不如,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当然,现在这个“美周郎”还是个孩子,伏泉想来这一世,以他早活这么多年,布局这么久的大前提下,任你这“美周郎”再厉害,还能厉害到逆天不成?
之后,周瑜明显有话想要伏泉说,不过却被他那族叔周亮制止,因为这次来伏泉可不是闲聊的,而是要拜见陆康的。毕竟伏泉见陆康除了叙旧以外,更重要的是和陆康商议如何应对刚刚被他击败一阵的黄穰叛军的,自然不能在这里和周瑜这个少年扯皮太多。
最后,伏泉只能和周瑜这小家伙说了一句“来日去府上做客”后,在陆儁的带领下往官舍里走去,留下小家伙一脸恨恨的眼神。不过周瑜自始至终也不敢上去强行和伏泉攀谈,因为他族叔周亮一直守在他旁边,死死的盯着他,想来若是他再做出失礼行为,他那族叔肯定轻绕不了他,写信就给他在外为官的父亲打报告去了。
“叔父,那黄穰贼子定无粮也,此刻贼军新败……”
“住口!竖子小儿哉,休得胡言!”
没办法,周瑜只能继续走他本来想走的策略,通过自己这个在郡署为官的叔父的关系,把自己关于叛军的想法推测告诉太守陆康。只是,很显然,周瑜那族叔根本不听周瑜的“一派胡言”,在他看来自己这族侄连毛还没长齐,就想议论军事,明显是异想天开了,就算他从小熟读兵法韬略又如何,等他长大些再和自己提这建议,自己说不得会听。
只是,有人不信,有的人却是会信,如果伏泉在此,听到周瑜此言,说不得又要嫉妒起来了,只能说有的人天生就是将才的命,天赋极好而已……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摘选自《三国志》
景字仲飨。辟大将军梁冀府,稍迁豫州刺史、河内太守。好贤爱士,其拔才荐善,常恐不及。每至岁时,延请举吏入上后堂,与共宴会,如此数四,乃遣之。赠送什物,无不充备。既而选其父兄子弟,事相优异。常称曰:“臣子同贵,若之何不厚!”先是司徒韩演在河内,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曰:“我举若可矣,岂可令遍积一门!”故当时论者议此二人。
景后征入为将作大匠。及梁冀诛,景以故吏免官禁锢。朝廷以景素著忠正,顷之,复引拜尚书令。迁太仆、卫尉。六年,代刘宠为司空。是时宦官任人及子弟充塞列位。景初视事,与太尉杨秉举奏诸奸猾,自将军牧守以下,免者五十余人。遂连及中常侍防东侯览、东武阳侯具瑗,皆坐黜。朝廷莫不称之。视事二年,以地震策免。岁余,复代陈蕃为太尉。建宁元年薨。以豫议定策立灵帝,追封安阳乡侯。
长子崇嗣,至甘陵相。
中子忠,少历列位,累迁大司农。忠子晖,前为洛阳令,去官归。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及帝崩,晖闻京师不安,来候忠,董卓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忠后代皇甫嵩为太尉,录尚书事,以灾异免。复为卫尉,从献帝东归洛阳。
摘选自《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