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信中信 (1/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缀以繁星的书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互相调侃已经成为两人的日常,就如吃饭喝水一样,虽然贺晓渔并不把吃饭当成自己的日常。
翁半闲先是将长桌上的杂书整齐码放在一起,然后从中挑出那些高架上的图书来到书吧理事台准备后续归架。
“嗡嗡,快点啦,慢腾腾的老爷翁。”贺晓渔踮着脚催促道。
“不要随意给人乱取绰号,这是店长才有的权利。”翁半闲猜肯定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理查德又来留言了。
果然,收拾好杂书的翁半闲顺着贺晓渔的视线将脑袋凑到电脑显示器前,发现网站上的信息留言框里又多了一条新信息。
翁半闲一目十行的扫过,发现这次的网站短信简洁扼要的很。
‘这封明信片是我的珍藏,希望您喜欢。”
没有前缀和后缀,过于简练的文字与之前长篇大段的留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想他是不是有些不方便明说的话,所以之前才选择通过明信片传递信息,而不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在网站上直接回复他?”贺晓渔单手托腮的看着翁半闲。
贺晓渔这话倒是提醒了翁半闲,他直接从从理事台的抽屉里取出那封明信片有仔细查看了一遍。
明信片上印有伊丽莎白塔也就是大本钟图案。
明信片右侧边缘正中间贴着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龙形邮票。
除了背面的字迹略显潦草外,总体来说算得上一封特别精致的明信片。
“怎么样,这封明信片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之处吗?”看翁半闲端详的那么仔细,贺晓渔也好奇的很。
“明信片本身倒是很普通,从上面标注的印刷信息和公司来看,应该是随处可见的旅游风光明信片。”翁半闲弹了弹明信片继续道:“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邮票。”
“邮票?这封明信片上粘贴的邮票确实很多,1、2、3...8枚邮票,跨国寄票需要粘贴这么多吗?”对于贺晓渔这一代人来说,邮资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
“嗯,其实并不需要,一封明信片哪怕从美国寄过来也不需要耗费如此多的珍贵邮票。”翁半闲将明信片平铺在书案上,拿起旁边的纸和笔开始按图索骥。
贺晓渔看着翁半闲在一边写写画画,甚至还抽空走到外语工具书专架那取了一本《牛津初阶英汉双语词典》回来翻阅比对。
翁半闲还在那埋头苦思,贺晓渔看了看外面已经漆黑一片的天色,便将书案上的陶瓷小夜灯打开,这样会让书案显得明亮一些。
估计翁半闲一时半会还理不出什么头绪,贺晓渔就起身向阅读去走去,打算巡场一番,相比起下午的人声鼎沸,晚上的书店显得比较安静。
不再有人高谈阔论,而是开始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
穿过铺着毛毯的阅读走廊来到书店一楼深处的小礼堂,一块单独开辟出来的阅读空间。
30平米左右的小礼堂因为没有放置书架和别的陈列物显得很是开阔。
这里被原先的房东作为仓库使用,被翁半闲接手后将里面的杂物清理出去后稍作粉饰一番,打算做为以后书店的活动小礼堂... -->>
互相调侃已经成为两人的日常,就如吃饭喝水一样,虽然贺晓渔并不把吃饭当成自己的日常。
翁半闲先是将长桌上的杂书整齐码放在一起,然后从中挑出那些高架上的图书来到书吧理事台准备后续归架。
“嗡嗡,快点啦,慢腾腾的老爷翁。”贺晓渔踮着脚催促道。
“不要随意给人乱取绰号,这是店长才有的权利。”翁半闲猜肯定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理查德又来留言了。
果然,收拾好杂书的翁半闲顺着贺晓渔的视线将脑袋凑到电脑显示器前,发现网站上的信息留言框里又多了一条新信息。
翁半闲一目十行的扫过,发现这次的网站短信简洁扼要的很。
‘这封明信片是我的珍藏,希望您喜欢。”
没有前缀和后缀,过于简练的文字与之前长篇大段的留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想他是不是有些不方便明说的话,所以之前才选择通过明信片传递信息,而不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在网站上直接回复他?”贺晓渔单手托腮的看着翁半闲。
贺晓渔这话倒是提醒了翁半闲,他直接从从理事台的抽屉里取出那封明信片有仔细查看了一遍。
明信片上印有伊丽莎白塔也就是大本钟图案。
明信片右侧边缘正中间贴着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龙形邮票。
除了背面的字迹略显潦草外,总体来说算得上一封特别精致的明信片。
“怎么样,这封明信片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之处吗?”看翁半闲端详的那么仔细,贺晓渔也好奇的很。
“明信片本身倒是很普通,从上面标注的印刷信息和公司来看,应该是随处可见的旅游风光明信片。”翁半闲弹了弹明信片继续道:“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邮票。”
“邮票?这封明信片上粘贴的邮票确实很多,1、2、3...8枚邮票,跨国寄票需要粘贴这么多吗?”对于贺晓渔这一代人来说,邮资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
“嗯,其实并不需要,一封明信片哪怕从美国寄过来也不需要耗费如此多的珍贵邮票。”翁半闲将明信片平铺在书案上,拿起旁边的纸和笔开始按图索骥。
贺晓渔看着翁半闲在一边写写画画,甚至还抽空走到外语工具书专架那取了一本《牛津初阶英汉双语词典》回来翻阅比对。
翁半闲还在那埋头苦思,贺晓渔看了看外面已经漆黑一片的天色,便将书案上的陶瓷小夜灯打开,这样会让书案显得明亮一些。
估计翁半闲一时半会还理不出什么头绪,贺晓渔就起身向阅读去走去,打算巡场一番,相比起下午的人声鼎沸,晚上的书店显得比较安静。
不再有人高谈阔论,而是开始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
穿过铺着毛毯的阅读走廊来到书店一楼深处的小礼堂,一块单独开辟出来的阅读空间。
30平米左右的小礼堂因为没有放置书架和别的陈列物显得很是开阔。
这里被原先的房东作为仓库使用,被翁半闲接手后将里面的杂物清理出去后稍作粉饰一番,打算做为以后书店的活动小礼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