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大明春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身粗麻布的汉王妃等一众家眷宫人,站在门楼旁边,向王府内的大街上躬身执礼,她们的脸上都有泪痕。身披重甲骑在战马上的朱高煦侧目,眼睛里露出一丝不舍。但他马上就作出怒火冲天的表情,喊道:“为君复仇,伐罪讨逆!”
众将士齐声大喊,声势仿佛传遍了整个城池。
白色的旗帜、无数头盔上束着的白布,仿佛下了雪一般,人群里一片萧杀之气。甲胄刀兵、孝布飘动,向王府外涌了出去。
朱高煦率护卫亲兵近四百骑,沿城中大街横行冲出东城。都督府的李先生率众官、盛庸平安等武将在城门外送别。朱高煦与诸同僚道别后,抬头一看,发现沐蓁带着沈徐氏正在城楼上,默默地目视相送。沐蓁是沐府的人,在昆明城还是很方便的。
朱高煦向城楼上抱拳示意,拍马带着将士向大路上走了。
一大群铁骑沿着官道东行,奔了好一阵,才追上更早就出发的大军大队。
方出昆明城道路比较宽敞,大路上有一道木石修砌的牌坊,四列步兵并行,正在从牌坊下经过。前面的军队如同长龙,远不见其首。三万多人一起行军,阵仗也是非常大。
“喀嚓喀嚓……”远近不同节奏的脚步声响彻路面,大伙儿走得比较慢;但每天要连续走两三个时辰,保持这样的速度已经不易。
有时候远处还会传来一阵军乐横吹,不过大多时候只有脚步声和鼓声、甚至连鼓声也没有了。
从今天起,如此枯燥的声音、如此景象,将会是朱高煦最熟悉的情形。大明疆域辽阔,战争的内容绝大部分只是行军走路。
大军从昆明城、到曲靖军民府地界,沿路驿站城池已奉汉王府令,可以提供粮秣补给;而且是在境内行军,安营扎寨可以从简,每日走路的时间可以延长。加上汉王军长途行军只携带碗口铳等火器、未有洪武大炮等重器,这样的行军大概每天能走五十多里。
朱高煦近十年来渐渐发现,此时的两里路、大概要比一公里稍远,所以在云南境内日行军速度在二十五公里以上。
如果将来遇到大城需要攻城,当然没法临时铸造重炮了,汉王都督府倒是找到了一些能制作回回炮的人,到时候攻城只能回到元朝的水准……
而大军一旦到了贵州都司地盘,地形军情都会比较复杂,也必须要携带大量补给辎重。照经验,朱高煦的人马一天最多只能走四十里左右。
朱高煦准备攻击四川都司,至少要走完乌撒达泸州道一千四百余里、到达泸州,才算到达了主战场。如果沿路特别顺利,也至少要十月中旬才能到。
前锋瞿能时不时会传信回来,有时候每天都有,有时候旬日才一封。瞿能写最后一封信的时候,已经占领了乌撒卫。
乌撒卫大概是属于云南都司管,但之前四川都司、贵州都司都管过,朱高煦起兵之初没动他们。瞿能到达地方后,把卫城包围了,劝降时晓以利害……乌撒卫若抵抗汉王军,确实能拖延时间、给汉王军造成麻烦,但被攻破是没有悬念的。兵力悬殊巨大,而且这等山区的卫城修得不怎样、防御大军围攻的能力十分有限,肯定无法可昆明、贵阳这样的大城相提并论。
乌撒卫虽然接到过贵州顾成的非|法跨界军令,要他们固守抵抗;但他们在瞿能军合围之后,次日便投降了。
瞿能获得步骑五千余众,留将士看管在兵营里,等朱高煦前去收编;而乌撒卫的武将正在押送回昆明城的路上。
朱高煦充分采用了“靖难之役”的经验,投降的武将先送回老巢,军士能用的就重新拆散整编。
朱高煦麾下有三百多近四百人亲兵,他们在汉王府文楼读了几年书,钱巽教书,由王斌等人教习排兵布阵;他们不仅会识字,还经常跟着朱高煦行军作战、训练队列。此时亲兵护卫可以直接任命为百户军官。
这些亲兵的素质不一定比普通卫所的将官差。朱高煦知道情况,卫所军官是世袭制度,很多后代既没打过仗,平时连武艺也疏于练习;若不是太祖在中后期改革,要求军官世袭之前经过考核,情况会更糟糕。朱高煦的亲卫,至少弓马骑|射娴熟,见的世面也多。
……不过有一个迹象引起了朱高煦的注意。西南地区卫所平日的部署,是七分屯田三分宿卫;可是乌撒卫的军士在接到顾成军令后,已然全部都调集起来了。可见顾成已经开始部署兵力,准备要对付朱高煦。
一身粗麻布的汉王妃等一众家眷宫人,站在门楼旁边,向王府内的大街上躬身执礼,她们的脸上都有泪痕。身披重甲骑在战马上的朱高煦侧目,眼睛里露出一丝不舍。但他马上就作出怒火冲天的表情,喊道:“为君复仇,伐罪讨逆!”
众将士齐声大喊,声势仿佛传遍了整个城池。
白色的旗帜、无数头盔上束着的白布,仿佛下了雪一般,人群里一片萧杀之气。甲胄刀兵、孝布飘动,向王府外涌了出去。
朱高煦率护卫亲兵近四百骑,沿城中大街横行冲出东城。都督府的李先生率众官、盛庸平安等武将在城门外送别。朱高煦与诸同僚道别后,抬头一看,发现沐蓁带着沈徐氏正在城楼上,默默地目视相送。沐蓁是沐府的人,在昆明城还是很方便的。
朱高煦向城楼上抱拳示意,拍马带着将士向大路上走了。
一大群铁骑沿着官道东行,奔了好一阵,才追上更早就出发的大军大队。
方出昆明城道路比较宽敞,大路上有一道木石修砌的牌坊,四列步兵并行,正在从牌坊下经过。前面的军队如同长龙,远不见其首。三万多人一起行军,阵仗也是非常大。
“喀嚓喀嚓……”远近不同节奏的脚步声响彻路面,大伙儿走得比较慢;但每天要连续走两三个时辰,保持这样的速度已经不易。
有时候远处还会传来一阵军乐横吹,不过大多时候只有脚步声和鼓声、甚至连鼓声也没有了。
从今天起,如此枯燥的声音、如此景象,将会是朱高煦最熟悉的情形。大明疆域辽阔,战争的内容绝大部分只是行军走路。
大军从昆明城、到曲靖军民府地界,沿路驿站城池已奉汉王府令,可以提供粮秣补给;而且是在境内行军,安营扎寨可以从简,每日走路的时间可以延长。加上汉王军长途行军只携带碗口铳等火器、未有洪武大炮等重器,这样的行军大概每天能走五十多里。
朱高煦近十年来渐渐发现,此时的两里路、大概要比一公里稍远,所以在云南境内日行军速度在二十五公里以上。
如果将来遇到大城需要攻城,当然没法临时铸造重炮了,汉王都督府倒是找到了一些能制作回回炮的人,到时候攻城只能回到元朝的水准……
而大军一旦到了贵州都司地盘,地形军情都会比较复杂,也必须要携带大量补给辎重。照经验,朱高煦的人马一天最多只能走四十里左右。
朱高煦准备攻击四川都司,至少要走完乌撒达泸州道一千四百余里、到达泸州,才算到达了主战场。如果沿路特别顺利,也至少要十月中旬才能到。
前锋瞿能时不时会传信回来,有时候每天都有,有时候旬日才一封。瞿能写最后一封信的时候,已经占领了乌撒卫。
乌撒卫大概是属于云南都司管,但之前四川都司、贵州都司都管过,朱高煦起兵之初没动他们。瞿能到达地方后,把卫城包围了,劝降时晓以利害……乌撒卫若抵抗汉王军,确实能拖延时间、给汉王军造成麻烦,但被攻破是没有悬念的。兵力悬殊巨大,而且这等山区的卫城修得不怎样、防御大军围攻的能力十分有限,肯定无法可昆明、贵阳这样的大城相提并论。
乌撒卫虽然接到过贵州顾成的非|法跨界军令,要他们固守抵抗;但他们在瞿能军合围之后,次日便投降了。
瞿能获得步骑五千余众,留将士看管在兵营里,等朱高煦前去收编;而乌撒卫的武将正在押送回昆明城的路上。
朱高煦充分采用了“靖难之役”的经验,投降的武将先送回老巢,军士能用的就重新拆散整编。
朱高煦麾下有三百多近四百人亲兵,他们在汉王府文楼读了几年书,钱巽教书,由王斌等人教习排兵布阵;他们不仅会识字,还经常跟着朱高煦行军作战、训练队列。此时亲兵护卫可以直接任命为百户军官。
这些亲兵的素质不一定比普通卫所的将官差。朱高煦知道情况,卫所军官是世袭制度,很多后代既没打过仗,平时连武艺也疏于练习;若不是太祖在中后期改革,要求军官世袭之前经过考核,情况会更糟糕。朱高煦的亲卫,至少弓马骑|射娴熟,见的世面也多。
……不过有一个迹象引起了朱高煦的注意。西南地区卫所平日的部署,是七分屯田三分宿卫;可是乌撒卫的军士在接到顾成军令后,已然全部都调集起来了。可见顾成已经开始部署兵力,准备要对付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