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重生之我是阿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七十六章外交部长
刘琰自告奋勇要去说服冯景投降,在他表态后,也陆续有几个官员表示愿意去做说客。{顶}{点}小说
刘厚尚且年幼,长期窝在“工业部”搞技术开发,长大一点后又常年在外征战,对成都的官场不是很熟悉,但是郭攸之不同,他本来就是蜀国的官员,对这些人可谓知根知底。
他知道刘琰平时就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是个做说客、搞外交的绝佳人才,在耍嘴皮子功夫方面,其他几个官员都是不如他,于是,他果断地点了刘琰的名字,让他负责这次劝降事宜。
可是,正当他带着刘琰想走出帐外时,却意外地发现走不了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被包围了,怪只怪他刚才一时口快,说出了“免罪、官复原职”那么诱人的条件出来。
现在他正被几十个红了眼的官员围住,左一句“郭大人”,右一句“郭先生”地叫唤着,就是不让他出门口。
大家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让他再多给点将功赎罪的机会大家,最好大家最后都平安无事,该干什么职位还干回什么职位,那就皆大欢喜了。
郭攸之自然也是明白这些家伙的心思的,他之所以敢许下那个承诺,其实是因为他心里有底。之前他就跟刘厚讨论过这些官员的何去何从问题。
两人的意见比较一致,就是现在蜀国人才凋零,要找几个读过书认识字的人出来做官很难,所以现在不可能将这些官员都诛杀,只能惩治首恶。
除了几个首恶之外,其他人如果有作恶的,当然也要严惩,而对于那些只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而没有什么实际恶行的,只要小小惩戒一下就好了,估计就是个降职留用的下场。
当然,由于仗还没打完,时间紧迫,他们也没时间去详细讨论这些事情,只是大概定了个调调而已。
不过,就是这个调调,使郭攸之心里有了底,既然陛下不会严惩这些人,最后还会用这些人来维持朝廷的运转,那么,对于有立功行为的人,给他们谋个官复原职应该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以他对陛下的了解,他对此种安排应当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可是,问题是,现在僧多粥少啊,还没投降的将领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张着嘴叫个不停,等着立功赎罪的官员多如牛毛,这让他怎么办?怎么分配这些立功的机会?
其实现在还待在这里的官员也羡慕之前随军出征去劝降的官员,心里也暗恨自己怎么那么笨,就算和那些守将没有交情,不是还可以凭自己的嘴皮子去说服吗?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还是刘琰这家伙心思活络啊,不愧为蜀中名士。
郭攸之看着群情汹涌的官员,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耽误正事的,于是,他抬起双手,做了个下压的动作,大声道:“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又齐刷刷地看着这位能决定他们生死的年轻官员。眼中露出那种渴望的之情差点淹死了郭攸之。曾几何时,这位二十来岁的官员在成都的官场中只是个小一辈的人物,只因走了狗屎运,被先皇看中,挑选出来做太子舍人,跟着太子征战几年,现在已经一跃成为人人需要巴结的皇帝跟前的红人了。
“诸位,陛下之仁厚不输于先皇,对于有功之士从不吝奖赏。各位如有立功的心思,宜趁早把握机会。目前除了少城咸阳门守将冯景没有归降外,还有驻守在军营的金吾卫将军吴毓、驻扎于江桥门的牙门将牛旦和宫城。
各位如果有意立功,可在这些地方任择一处。不过因为人多地少,所以,大家最好先商量个先后顺序,然后按顺序逐一去劝说。
好啦,请大家让开道路,让郭某和刘大人出去,你们如果定好先后顺序后,只要告诉门外的卫兵就可以了,他们会直接带你们到相应的地点,你们只要过去对方阵营劝降就是了。”
郭攸之一招老汉推车,喔不对,应该是随水推舟将皮球踢回给这些官员们,既然僧多粥少,自己很难定下谁先去,谁后去,那就让他们自己定吧。
若由自己来安排这个事,搞不好到最后还是要得罪人,现在让他们自己去定,他们自己狗咬狗的,到时候是个怎么状况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说完之后,郭攸之推开身前的降官,带着刘琰很辛苦地挤出了大帐。这个刘琰不愧为死都能说活,曲都可以说直的主,有他出马,果然成功说服了冯景归降。
其实刘琰能说服冯景固然有他口才了得的原因,同时... -->>
第七十六章外交部长
刘琰自告奋勇要去说服冯景投降,在他表态后,也陆续有几个官员表示愿意去做说客。{顶}{点}小说
刘厚尚且年幼,长期窝在“工业部”搞技术开发,长大一点后又常年在外征战,对成都的官场不是很熟悉,但是郭攸之不同,他本来就是蜀国的官员,对这些人可谓知根知底。
他知道刘琰平时就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是个做说客、搞外交的绝佳人才,在耍嘴皮子功夫方面,其他几个官员都是不如他,于是,他果断地点了刘琰的名字,让他负责这次劝降事宜。
可是,正当他带着刘琰想走出帐外时,却意外地发现走不了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被包围了,怪只怪他刚才一时口快,说出了“免罪、官复原职”那么诱人的条件出来。
现在他正被几十个红了眼的官员围住,左一句“郭大人”,右一句“郭先生”地叫唤着,就是不让他出门口。
大家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让他再多给点将功赎罪的机会大家,最好大家最后都平安无事,该干什么职位还干回什么职位,那就皆大欢喜了。
郭攸之自然也是明白这些家伙的心思的,他之所以敢许下那个承诺,其实是因为他心里有底。之前他就跟刘厚讨论过这些官员的何去何从问题。
两人的意见比较一致,就是现在蜀国人才凋零,要找几个读过书认识字的人出来做官很难,所以现在不可能将这些官员都诛杀,只能惩治首恶。
除了几个首恶之外,其他人如果有作恶的,当然也要严惩,而对于那些只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而没有什么实际恶行的,只要小小惩戒一下就好了,估计就是个降职留用的下场。
当然,由于仗还没打完,时间紧迫,他们也没时间去详细讨论这些事情,只是大概定了个调调而已。
不过,就是这个调调,使郭攸之心里有了底,既然陛下不会严惩这些人,最后还会用这些人来维持朝廷的运转,那么,对于有立功行为的人,给他们谋个官复原职应该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以他对陛下的了解,他对此种安排应当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可是,问题是,现在僧多粥少啊,还没投降的将领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张着嘴叫个不停,等着立功赎罪的官员多如牛毛,这让他怎么办?怎么分配这些立功的机会?
其实现在还待在这里的官员也羡慕之前随军出征去劝降的官员,心里也暗恨自己怎么那么笨,就算和那些守将没有交情,不是还可以凭自己的嘴皮子去说服吗?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还是刘琰这家伙心思活络啊,不愧为蜀中名士。
郭攸之看着群情汹涌的官员,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耽误正事的,于是,他抬起双手,做了个下压的动作,大声道:“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又齐刷刷地看着这位能决定他们生死的年轻官员。眼中露出那种渴望的之情差点淹死了郭攸之。曾几何时,这位二十来岁的官员在成都的官场中只是个小一辈的人物,只因走了狗屎运,被先皇看中,挑选出来做太子舍人,跟着太子征战几年,现在已经一跃成为人人需要巴结的皇帝跟前的红人了。
“诸位,陛下之仁厚不输于先皇,对于有功之士从不吝奖赏。各位如有立功的心思,宜趁早把握机会。目前除了少城咸阳门守将冯景没有归降外,还有驻守在军营的金吾卫将军吴毓、驻扎于江桥门的牙门将牛旦和宫城。
各位如果有意立功,可在这些地方任择一处。不过因为人多地少,所以,大家最好先商量个先后顺序,然后按顺序逐一去劝说。
好啦,请大家让开道路,让郭某和刘大人出去,你们如果定好先后顺序后,只要告诉门外的卫兵就可以了,他们会直接带你们到相应的地点,你们只要过去对方阵营劝降就是了。”
郭攸之一招老汉推车,喔不对,应该是随水推舟将皮球踢回给这些官员们,既然僧多粥少,自己很难定下谁先去,谁后去,那就让他们自己定吧。
若由自己来安排这个事,搞不好到最后还是要得罪人,现在让他们自己去定,他们自己狗咬狗的,到时候是个怎么状况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说完之后,郭攸之推开身前的降官,带着刘琰很辛苦地挤出了大帐。这个刘琰不愧为死都能说活,曲都可以说直的主,有他出马,果然成功说服了冯景归降。
其实刘琰能说服冯景固然有他口才了得的原因,同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