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yqwx.net,大汉时代周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过了西乡亭老流氓的据理力争,造纸作坊的选址从西乡亭的鹿儿岭转移到了西乡亭村子边的高地上。而赵启明的为造纸作坊所画的图纸,也在经过几次修改之后确定下来。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造纸作坊终于破土动工。
对此,内史府很是重视。在开工当天,某位内史丞亲临现场,本意是体现内史府对辖区内民生的重视,也想展现出内史府官员亲民的一面。
可当这位内史丞的官老爷坐着马车来到现场,却发现少府已经派出了某位少监到场,正与东乡侯府的管家和西乡亭的里正谈笑风生,于是赶紧走下马车先向那位少监行礼。
由此可见,对于造纸作坊,无论是内史府还是少府,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内史府重视造纸作坊,是因为辖区内除了瓷器作坊之外,又多了项引以为豪的政绩。而少府重视造纸作坊则更加简单,因为造纸作坊在表面上,是属于陛下的产业。
同样的,西乡亭的村民们也重视造纸作坊。
他们无法像内史府或者少府那样,用亲临现场慰问的方法体现重视,所以青壮劳力都拿起工具去了河边,开始为造纸作坊修筑排水渠道,而妇女们则提着篮子,往工地上送水送饭。
就这样,造纸作坊的工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转眼间,已经临近元宵佳节。
忙着建设的西乡亭百姓们是顾不上过节的,但赵启明却对此很是重视。
因为除夕夜他和细柳下棋守岁,实在是无聊了点。眼看着正月之后,即将回马场工作,在这个春节即将结束之前,他想真正感受下过年的味道,把元宵佳节过好。
可怎么才算过好了元宵佳节?
赵启明/心里也没什么概念,他只知道这个年代的元宵佳节过的很不好。
不久之前,本朝“汉文帝”首次确定了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这也就意味着,相比起春节等传统节日,元宵佳节的历史并不算长。而且汉文帝确定了元宵佳节,是因为某种政治目的,所谓的“过节”也不过只是天子祭天、民间祭祖,与后世的元宵佳节根本毫无相似之处。
如果真要按照这种过法,赵启明觉得会很无聊。
他觉得元宵佳节最重要的是个“闹”字。
而所谓的闹,除了吃元宵之外,更重要的是赏灯。
赵启明并不喜欢吃元宵,甚至直到现在也对糯米之类的食物敬而远之。但说起“赏灯”,却是他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的节日项目。
在公元前,其实并没有所谓“张灯结彩”的概念。因为首先这个年代没有纸,自然也就没有灯笼,其次,“彩绸”这种东西又是富贵人家所用之物,市井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然而现在出现了“纸”,就等于有了灯笼。而有了灯笼,就有了元宵的氛围。
赵启明喜欢元宵的氛围,所以在过节前三天,他就开始做灯笼。
因为有团扇,侯府里其实有不少的“篾匠”,让这些篾匠用丝竹做龙骨,可以巧妙的做出很多种形状的灯笼雏形。再加上已经有了纸,经过侵染之后成为“红纸”,贴在灯笼骨架之上,就算是做成了灯笼。
篾匠们的自由发挥,让这批灯笼的形状有圆形,也有方形。而赵启明统一了灯笼的颜色,然后画上花鸟鱼虫的图案,让这些灯笼更具有观赏性。
侯府里的下人们很喜欢这些灯笼。尤其是细柳等丫鬟... -->>
经过了西乡亭老流氓的据理力争,造纸作坊的选址从西乡亭的鹿儿岭转移到了西乡亭村子边的高地上。而赵启明的为造纸作坊所画的图纸,也在经过几次修改之后确定下来。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造纸作坊终于破土动工。
对此,内史府很是重视。在开工当天,某位内史丞亲临现场,本意是体现内史府对辖区内民生的重视,也想展现出内史府官员亲民的一面。
可当这位内史丞的官老爷坐着马车来到现场,却发现少府已经派出了某位少监到场,正与东乡侯府的管家和西乡亭的里正谈笑风生,于是赶紧走下马车先向那位少监行礼。
由此可见,对于造纸作坊,无论是内史府还是少府,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内史府重视造纸作坊,是因为辖区内除了瓷器作坊之外,又多了项引以为豪的政绩。而少府重视造纸作坊则更加简单,因为造纸作坊在表面上,是属于陛下的产业。
同样的,西乡亭的村民们也重视造纸作坊。
他们无法像内史府或者少府那样,用亲临现场慰问的方法体现重视,所以青壮劳力都拿起工具去了河边,开始为造纸作坊修筑排水渠道,而妇女们则提着篮子,往工地上送水送饭。
就这样,造纸作坊的工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转眼间,已经临近元宵佳节。
忙着建设的西乡亭百姓们是顾不上过节的,但赵启明却对此很是重视。
因为除夕夜他和细柳下棋守岁,实在是无聊了点。眼看着正月之后,即将回马场工作,在这个春节即将结束之前,他想真正感受下过年的味道,把元宵佳节过好。
可怎么才算过好了元宵佳节?
赵启明/心里也没什么概念,他只知道这个年代的元宵佳节过的很不好。
不久之前,本朝“汉文帝”首次确定了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这也就意味着,相比起春节等传统节日,元宵佳节的历史并不算长。而且汉文帝确定了元宵佳节,是因为某种政治目的,所谓的“过节”也不过只是天子祭天、民间祭祖,与后世的元宵佳节根本毫无相似之处。
如果真要按照这种过法,赵启明觉得会很无聊。
他觉得元宵佳节最重要的是个“闹”字。
而所谓的闹,除了吃元宵之外,更重要的是赏灯。
赵启明并不喜欢吃元宵,甚至直到现在也对糯米之类的食物敬而远之。但说起“赏灯”,却是他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的节日项目。
在公元前,其实并没有所谓“张灯结彩”的概念。因为首先这个年代没有纸,自然也就没有灯笼,其次,“彩绸”这种东西又是富贵人家所用之物,市井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然而现在出现了“纸”,就等于有了灯笼。而有了灯笼,就有了元宵的氛围。
赵启明喜欢元宵的氛围,所以在过节前三天,他就开始做灯笼。
因为有团扇,侯府里其实有不少的“篾匠”,让这些篾匠用丝竹做龙骨,可以巧妙的做出很多种形状的灯笼雏形。再加上已经有了纸,经过侵染之后成为“红纸”,贴在灯笼骨架之上,就算是做成了灯笼。
篾匠们的自由发挥,让这批灯笼的形状有圆形,也有方形。而赵启明统一了灯笼的颜色,然后画上花鸟鱼虫的图案,让这些灯笼更具有观赏性。
侯府里的下人们很喜欢这些灯笼。尤其是细柳等丫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