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工作是为了什么 (2/2)
言情文学 www.yqwx.net,人间值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根本没有“不工作”这种选择。我不能再依赖父母,我必须工作来养活自己,也没有时间考虑喜欢还是讨厌。
结婚之后,总觉得“必须坚持工作”,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心态。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了数十年,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我也依然坚持工作。即便在家,我也不闲着。
也许有人会不断认真思索“不喜欢上班怎么办”“工作不开心该如何是好”,其实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当然,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过。但这种情况就像买彩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断工作着,或许哪一天就会遇到一份让你喜欢的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中莫名的压力和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是不是去行动总比思虑强?行动才是促进工作的良药。这样你就不会被不必要的杂念所困扰,自然地认为挫折与麻烦“只不过是偶然发生的事情”。
如此这般,如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愉悦与欢喜,那就更美妙了。
比如大扫除或洗衣服,很少有人喜欢去做,但这与“为了生活”有什么区别呢?工作也是一样。即使是旅行游玩,开始感觉快乐,反复多次就会逐渐疲惫,刺激感很快就会令人乏味。
喜欢和讨厌是一回事,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工作内容重要得多。
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喜欢工作的大多数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对有些人而言,不管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都讨厌工作,这也许是与人交往上出现了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工作时就不要过于思考是喜欢还是讨厌它。
无论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进入忘我的状态。
如果时间充裕,不必考虑太多而心生烦乱。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埋头去做。
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上了年纪后,我认为工作就像做饭、扫地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习惯。
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04 工作的去留自己决定,别人无从干涉
人们常说要珍惜眼前,但并不是要你对所有工作都无条件接受。
最关键的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自己的身体或精神状况出了问题,让家人感到不安,自己也会心存忧虑。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在我接待的患者中,有的人遭受职场欺凌,有的人被上级骚扰,甚至有的人连睡眠时间都没有,一直工作到三更半夜。出现这些情况,实在令人同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人即便身心俱疲,仍然苦恼着而“不愿逃离”。这未免也太难为自己了。
虽然说“功到自然成”,但万事都应以身心健康为前提。
如果觉得“这个工作对自己没有益处”,或者“已经不能忍受了”,那么干脆离开。在身心受伤之前,一定要果断下定决心。
我并不提倡过度工作,甚至过劳死。公司不过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如果这个工具紧紧地束缚住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或家人的幸福,那么逃离也无妨。一旦决定“逃离”,你应该自信地离开。
但是,逃离的时候要巧妙地逃离。所谓善于逃离,就是尽量避免给别人添麻烦。
所谓“人去不留麻烦”,人与人之间,或许会在某时某刻结缘、重逢,所以要尽可能地交代清楚,尽量不给人添麻烦。
此外,在离开之前,最好先确保找到“下一份工作”。
有的人会在辞职之后再找工作,在我看来这样有点危险。当然,如果非常着急的话另当别论。
此外,不要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才想着行动,而要在体力和精力都比较充沛的情况下准备周全,再做出明智的抉择。
人在做重大抉择时,面对的不光有积极向前的感觉。通常既有挑战向前的“勇气”,还有“想要逃离”的消极情绪,这都是正常现象。换言之,“逃离”也是改变人生的原动力之一。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做出抉择”,然后要为自己决定的结果负责。
在我看来,不应该是“因为眼前的工作糟糕,才导致自己如此”,而是应该自觉地“通过自己努力主动改变眼前的工作,活出自我”。
习惯遇事不抱怨,依靠自己解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想办法解决。
我十分支持自己做决定,并且明智地离开。这不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由自己决定吧。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故事1 终战之前,一名少女独自从广岛前往大阪
中村恒子老师于1929年1月1日出生在广岛县尾道市因岛。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两个弟弟。虽然家庭经济拮据,但父母很重视教育,每个子女都接受了中学教育。
后来,恒子老师得以进入高中女校学习。但当时学校会动员学生参加劳动,恒子老师说:“由于我体格小,没法织布,主要帮忙搬运丝线。虽然工厂的负责人都待我很好,但工作很无趣。”
10多岁的她,对未来隐约有些担心,往后的人生要怎么办呢?
这时,国内医生严重短缺,特别是农村地区,国内开设了专门培养女医生的学校。当时,在大阪当医生的叔叔提出:“谁愿意学医,我就资助其学费。”
听到这话,恒子老师的父母非常高兴,于是劝恒子老师“你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并让她参加大阪女子高等医学专业学校(现关西医科大学)的考试,结果她考得很好。
恒子老师坦言:“比起在工厂里看不见希望地工作,也许当一名医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还可以继续中断了的学业。”
就这样,16岁的恒子老师拎着一个包袱和提包,一个人从尾道前往大阪。
由于时值战争后期,尾道一带也有美国B29轰炸机来袭。“当时无论是谁都意识到死亡就在身边。无论去哪里,死亡如影随形”,老师回忆道。
在尾道车站的站台,看到其他乘客叩开停止冒烟的列车车窗,恒子老师跟着“咚咚”地边走边敲玻璃。不久一位中年妇女打开车窗,告诉她“从这里上”,然后费力地把她拉上车。
途中,那列火车曾多次因为空袭警报而暂停,乘客们纷纷跑到火车旁的丛林中躲避。
正常顺利的情况下,从尾道到大阪需要7个小时,但满载乘客的火车成为B29的轰炸目标。在那个时期,表面弹痕累累但依然运行的火车或汽车绝不稀奇。
“那个时候,人们都陷入不安之中。没有欢乐,也禁止一切奢侈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行动都是为了安全,大家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琐事。死亡近在咫尺,所以情感也变得麻木了。”“此情此景,现在想来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不安了”,恒子老师补充道。
就这样经历了大约10个小时的颠簸,恒子老师终于到达大阪,然后奔向位于牧野地区的大阪女子医专。
sp;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根本没有“不工作”这种选择。我不能再依赖父母,我必须工作来养活自己,也没有时间考虑喜欢还是讨厌。
结婚之后,总觉得“必须坚持工作”,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心态。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了数十年,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我也依然坚持工作。即便在家,我也不闲着。
也许有人会不断认真思索“不喜欢上班怎么办”“工作不开心该如何是好”,其实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当然,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过。但这种情况就像买彩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断工作着,或许哪一天就会遇到一份让你喜欢的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中莫名的压力和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是不是去行动总比思虑强?行动才是促进工作的良药。这样你就不会被不必要的杂念所困扰,自然地认为挫折与麻烦“只不过是偶然发生的事情”。
如此这般,如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愉悦与欢喜,那就更美妙了。
比如大扫除或洗衣服,很少有人喜欢去做,但这与“为了生活”有什么区别呢?工作也是一样。即使是旅行游玩,开始感觉快乐,反复多次就会逐渐疲惫,刺激感很快就会令人乏味。
喜欢和讨厌是一回事,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工作内容重要得多。
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喜欢工作的大多数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对有些人而言,不管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都讨厌工作,这也许是与人交往上出现了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工作时就不要过于思考是喜欢还是讨厌它。
无论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进入忘我的状态。
如果时间充裕,不必考虑太多而心生烦乱。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埋头去做。
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上了年纪后,我认为工作就像做饭、扫地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习惯。
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04 工作的去留自己决定,别人无从干涉
人们常说要珍惜眼前,但并不是要你对所有工作都无条件接受。
最关键的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自己的身体或精神状况出了问题,让家人感到不安,自己也会心存忧虑。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在我接待的患者中,有的人遭受职场欺凌,有的人被上级骚扰,甚至有的人连睡眠时间都没有,一直工作到三更半夜。出现这些情况,实在令人同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人即便身心俱疲,仍然苦恼着而“不愿逃离”。这未免也太难为自己了。
虽然说“功到自然成”,但万事都应以身心健康为前提。
如果觉得“这个工作对自己没有益处”,或者“已经不能忍受了”,那么干脆离开。在身心受伤之前,一定要果断下定决心。
我并不提倡过度工作,甚至过劳死。公司不过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如果这个工具紧紧地束缚住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或家人的幸福,那么逃离也无妨。一旦决定“逃离”,你应该自信地离开。
但是,逃离的时候要巧妙地逃离。所谓善于逃离,就是尽量避免给别人添麻烦。
所谓“人去不留麻烦”,人与人之间,或许会在某时某刻结缘、重逢,所以要尽可能地交代清楚,尽量不给人添麻烦。
此外,在离开之前,最好先确保找到“下一份工作”。
有的人会在辞职之后再找工作,在我看来这样有点危险。当然,如果非常着急的话另当别论。
此外,不要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才想着行动,而要在体力和精力都比较充沛的情况下准备周全,再做出明智的抉择。
人在做重大抉择时,面对的不光有积极向前的感觉。通常既有挑战向前的“勇气”,还有“想要逃离”的消极情绪,这都是正常现象。换言之,“逃离”也是改变人生的原动力之一。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做出抉择”,然后要为自己决定的结果负责。
在我看来,不应该是“因为眼前的工作糟糕,才导致自己如此”,而是应该自觉地“通过自己努力主动改变眼前的工作,活出自我”。
习惯遇事不抱怨,依靠自己解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想办法解决。
我十分支持自己做决定,并且明智地离开。这不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由自己决定吧。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故事1 终战之前,一名少女独自从广岛前往大阪
中村恒子老师于1929年1月1日出生在广岛县尾道市因岛。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两个弟弟。虽然家庭经济拮据,但父母很重视教育,每个子女都接受了中学教育。
后来,恒子老师得以进入高中女校学习。但当时学校会动员学生参加劳动,恒子老师说:“由于我体格小,没法织布,主要帮忙搬运丝线。虽然工厂的负责人都待我很好,但工作很无趣。”
10多岁的她,对未来隐约有些担心,往后的人生要怎么办呢?
这时,国内医生严重短缺,特别是农村地区,国内开设了专门培养女医生的学校。当时,在大阪当医生的叔叔提出:“谁愿意学医,我就资助其学费。”
听到这话,恒子老师的父母非常高兴,于是劝恒子老师“你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并让她参加大阪女子高等医学专业学校(现关西医科大学)的考试,结果她考得很好。
恒子老师坦言:“比起在工厂里看不见希望地工作,也许当一名医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还可以继续中断了的学业。”
就这样,16岁的恒子老师拎着一个包袱和提包,一个人从尾道前往大阪。
由于时值战争后期,尾道一带也有美国B29轰炸机来袭。“当时无论是谁都意识到死亡就在身边。无论去哪里,死亡如影随形”,老师回忆道。
在尾道车站的站台,看到其他乘客叩开停止冒烟的列车车窗,恒子老师跟着“咚咚”地边走边敲玻璃。不久一位中年妇女打开车窗,告诉她“从这里上”,然后费力地把她拉上车。
途中,那列火车曾多次因为空袭警报而暂停,乘客们纷纷跑到火车旁的丛林中躲避。
正常顺利的情况下,从尾道到大阪需要7个小时,但满载乘客的火车成为B29的轰炸目标。在那个时期,表面弹痕累累但依然运行的火车或汽车绝不稀奇。
“那个时候,人们都陷入不安之中。没有欢乐,也禁止一切奢侈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行动都是为了安全,大家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琐事。死亡近在咫尺,所以情感也变得麻木了。”“此情此景,现在想来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不安了”,恒子老师补充道。
就这样经历了大约10个小时的颠簸,恒子老师终于到达大阪,然后奔向位于牧野地区的大阪女子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