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
想当年, 我们怕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怎么办,
几年之后还是这么穷怎么办, 万一真心爱上一个穷人怎办……
可其实走完一段之后回头看,
真正能被记得的事真的没有多少, 真正无法忘记的人屈指可数, 真正有趣的日子不过是那么一些, 而真正需要害怕的也是寥寥无几。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走着走着就又到了下一个回头看的日子。
怕若想改变,就从丢弃旧物开始
你留存的记忆越多,就意味着未来可以伤你的越多。你留存的记忆越细致,越是容易铸造出一个思维的牢笼,困于其中,越陷越深。
我自小就不是一个恋旧的人。不恋旧事,不恋旧人,坚信该记得的必然记得,该遗忘的从无错漏,只需把判决交给时间。
这项特质,曾经被某个朋友大为羡慕,因为她是那种十年前的一件旧衣、一张纸都恨不得留住的人。她说:“我这种人很累,搬家的时候惦记的都不是贵重物品,连结婚时的诸多金镯子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却还留着那些旧照片、旧衣服,当然连带脑子里也堆满了诸多过往细节——和那些人是如何相遇的,又是如何从相交甚欢走到了相见无言。”
当时我对她说:“你若想改变,就从丢弃那些旧物开始。”
记得当年我是如何那般振振有词地说出这句话。猛然过去也不到一两年而已,却发现自己也积攒了那么多不忍丢弃的东西。这大概是生活安定的明证,不再流离失所,不再辗转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对他们说:“我住过这里的每一个区。这是真的。”
过去那么多繁杂的旧事,都面目模糊了,因为我把与之相关的东西全部丢掉。过去几年的照片,因为电脑中毒而消失不见,我从不觉得遗憾,因为那些不重要,我有我的文字作为名录。过去的衣物鞋子,无一存留,也不重要;若是留存,在衣柜占的空间大抵也足够买更多的新物了。然而那些都是旧事了。
当你有了真正的家,你会忘记去清空,甚至你根本想不起来有这么一项必要。这些对于女人,却是致命伤。
你留存的记忆越多,就意味着未来可以伤你的越多。你留存的记忆越细致,越是容易铸造出一个思维的牢笼,困于其中,越陷越深。
不是我们的心胸天地太窄,是里面太拥挤,而你毫无知觉,直到有一天它被塞满,你发现,你再也无法走远。
某位太太说,难怪那么多的女人到了三十岁之后,就总要找个可以迷恋至死的爱好,要有如男人酗酒嗜烟一样摆脱不掉的爱好。那爱好是麻将也好,是血拼也好,是赚钱也好,甚至是找情人也罢,不过都是因为心里的某个缺口永远无法被填满,可缺口之外的其余部分又太拥挤不堪。
那样一种矛盾,说出来着实好笑,怎么会有那样的一颗心呢?不清不楚,不明净,汤汤水水,再无爽利与潇洒。可,却是真真正正的境况。
世人都言某某是个通透的女子,那通透是如何得来,又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这通透就是砍掉那一个缺口,接着坚壁清野,方能重整旗鼓、井井有条。那过程好比孕育一个新生命,再多辛酸苦痛,等到他瓜熟蒂落,你就必须开始学会放手,因为他正是那个与你最相干却又可以是最不相干的生命事迹。
我们看着男人往前走,大步流星,奔向那高高的山顶。而你所能做的,必须是不停砍断旧有的念想。因为你之所衷,正是他最无需照看的东西。这些话听起来都似残忍,但一定不是每一个正在朝这条路上行进的女人都会觉得残忍。
对自己“动刀”这件事,就是通透之必经。你必须砍断那些不必要的念想,以及蜷缩在过去不肯继续往前走的那个自己。这件事,稍有不慎,伤筋动骨,再难复原,就变得迟钝、麻木,失去悲悯心。
譬如贾宝玉身边那些讨厌的老婆子,譬如那个一听动刑就兴奋的容嬷嬷,通通都是砍错了地方又或者不忍心对自己动手,于是最后那积攒的阴毒嫉妒全倒换到了别人的肉体上。你明白到这些原委,你当真不再能恨得起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不是为她们痛,也不是为自己,那种痛难以言说,是对更多人萌发出的一种更深理解。那种痛就好比,我对我的母亲,如今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即便是如湿棉袄一般的母爱,也甘之如饴,再无丝丝毫毫反抗与叛逆的念头。
那种痛,让我对有缘分遇到的许多年轻姑娘萌发一种忍不住去呵护的念头。因为一路走来,有那么那么多的痛,都无法言说无处倾诉啊。对人世了解越深,越发难以抵挡悲悯心的长驱直入。
你会哭,你会比从前过往任何时候都更爱哭。你哭得凶猛,哭得频繁。甚至是从前绝不会扰到眼泪的事,也会忍不住落下两颗“鳄鱼泪”。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敏感。不是年少时的那种多愁善感,而是一种预告,是一种警示。是的,它在告诉你,心里装得太满了,是时候,开始丢弃一些了。
是的,生活总是又和你以为的不一样。生活的残忍原来不是因为它蛮横霸道,而是它总会来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它会告诉你:你又想错了。你可以说不吗?你可以说我不要继续吗?不,你没有权利。它只会告诉你:要么继续走,要么被遗弃。
他离开你会死?做梦!
女人因为相信梦而可爱,也因为相信梦失去了太多太多真实的幸福。
朋友决定和先生分居前,怅然若失,泪水涟涟:“谁给他洗衣做饭,十年了,没有我,他一个人能过得好吗?”我笑:“说分开的人是你,说不再爱的也是你,又何苦扮情深款款?你放心吧,他定比你过得好。”
过了一个月,这位先生连电话都已懒得接,爱理不理,忽冷忽热。再过一个月,她和女儿的大事小事都已与他无关。没人骚扰,人家乐得清静,直接享受单身待遇。
半夜,她车子出毛病,习惯性拨电话过去,对方两个字回答她:没空。男人果然忘得快,放得下。十年婚姻,她一直占据着主动权。旁人都说,她养老公就跟养儿子一般。殊不知,风水轮流转,转到另一边,要多快有多快。
类似的戏码是:才隔半年而已,某女友的追求者已然坐在桌对面,一脸幸福的样子展示和新对象的亲密合照。某女恨恨地说:“他难道丝毫不记得此前死缠烂打的狼狈样吗?怕是知道我还是单身,完全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得意。”
分手前许多男人都会信誓旦旦地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假若你真的以为从此有一部电话24小时等你呼唤,那就等着梦想破灭吧——这样的话,可以相信,可以回味,万万不可去实践。不是男人个个都是打定主意忘记前程过往,我绝对相信他们当时一片赤诚,只是他们是雄性动物,天性更爱盯着一块肉去厮杀争斗,而不是站在河边望着流水想着谁的影子而发呆。
男人和女人的记忆系统因着目标感的不同而天差地别。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里,被清洗了旧恋情的女子,还是爱上了同一个人。她不再记得他,但是她潜意识里依然会被同样的细节打动。潜意识里,她还是喜欢他说话的方式、他那沉默的样子。而大多数男人们不用清洗记忆,仍可以坦然开始下一段的生活。
《盗梦空间》上映后,许多人都惊叹梦中梦的奇思妙想。而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中不住悲叹,他们一起造了一个无比完美的梦,一个只属于他们的世界。于是,她不想再走出去,她愿意在潜意识的边缘里一直待到天荒地老。可是他那么爱她,还是一百二十分的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梦只是他获得现实利益的手段。她,只能待在他潜意识的牢笼里,永恒地等待他回来,回来与她一起慢慢变老。
当女人爱到深处时,都会把梦当成现实,但愿长睡不愿醒。男人是她们的造梦师,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在她们脑子里植入想法,也能同样轻易地让她们的梦坍塌。
女人因为相信梦而可爱,也因为相信梦失去了太多太多真实的幸福。有朝一日,她们也会开始懂得男人的游戏规则,于是她们的脸庞、眸子再不会荡漾那样粉色的光芒。
当然,永远都有例外,总有至死都只愿意爱造梦师的女人。傻则傻矣,可她们迷恋梦境,就如迷恋巧克力的孩子。或许,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至少,我们都已无法再尝到那样的滋味,我们都是懂得“美梦醒得特别快”的孩子。
幸福的人,总会忘记旧爱
幸福从来不可能是有个人帮你搞定所有的一切,而你只需要坐享其成。
她喜欢喝银耳莲子羹,而且必须是上好的银耳,用小火慢慢炖到黏稠。那一日,他去看她,她冷冷地从屋里走出来,丢给他一本书,对他说:“厨房里小锅炖着东西,你帮我去看看。”他真真地守了一个多小时,端到她面前。
他开着奔驰带她去山上农庄吃饭,回来的时候她在车上睡着。他送她回家,然后轻手轻脚抱她上楼,呵护如珍宝。他笑着对她说:“我知道你的心里藏着一团火。”
他曾经有一个深爱的女友,她说“我现在还不能嫁给你,我想去欧洲”。有野心的女子,总是有很多资本的,也总是以为不怕丢弃。她走后,他换女人如换衣服。然后他遇到了她,天雷地火,甘愿用一个多小时为她等一锅羹。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对璧人,家世相当,学历相当,男生待女生若公主。最后,却恰恰是因为家长之间的矛盾而分手。
到了如今,她却笑着对我说:“这些故事,我已记不太清楚了,你怎么还记得?”
后来,她选了一个前途安定的男人,奔波于装修新房的路上,一边暴躁一边埋怨男人都是甩手掌柜。但她说,没什么好后悔。因为,幸福从来不可能是有个人帮你搞定所有的一切,而你只需要坐享其成。谁都没有办法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不管他是天皇还是王子。
到了最后,就在那个愿意放下偏见和骄傲的时候,遇见一个同样愿意的人,在一段靠谱的感情中,走向一段靠谱的婚姻。然后,所有的剧情都落幕了,剩下的事,该来到的都来到了。不是因为你更爱谁,就可以不用面对那些鸡毛蒜皮,只是愿意和不愿意而已。
我们都以为我们有足够资本挑剔和考验男人,所以一定会与世俗婚姻离得很远。像每个漂在城市的姑娘一样,在看不到靠谱感情的时候,失望彷徨以为永远看不到结果。甚至会觉得,这城市是不是什么事都是有名额的,成功有名额,结婚有名额,生子有名额,总有人轮不到领到那张票?
其实,不管成为一个手握世俗静好的女人,抑或是成为一棵独立的树似的女人,都不过是殊途同归。
谁也没有比谁更完整,只是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不同的人。什么时候变的,记不清楚了。就是那样,慢慢的,以前不甘愿的,现在觉得真是稀松平常的事;以前觉得难比登天的,现在觉得得心应手;以前百般也看不惯的,现在熟视无睹。
他们说,爱的是一个人,结婚的是另一个。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变成了另一个人,所以自然就嫁给了那另一个人。
每个人都承受过“流离失所”
在这个世间的生死离别中,最难的不是死别,却是生离。
母子分隔两地,各自生活,似乎已成了许多家庭生活中的常态。有些是因为孩子早早去异地甚至异国学习,有些是因为婚姻离异,有些是因为不得不在异地工作……这个时代的那些个少男少女们早早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流离失所”。
所以,《亲爱的安德烈》才那么轻易地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尖。我不是母亲,我也早不是青春期的孩子,可是我当时看那本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感慨。
在我十几岁的那年,曾经给父母写过一封信。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当年满腔委屈不知与谁说,好久才鼓足勇气在灯下,写就了一封长达三页纸的信。写完之后,又忐忑又期盼地悄悄放到父母的房间。期盼的心情,是更甚于忐忑与惊慌的。多么希望,他们能明白我之所苦所求。然而,结果是,他们并没有就这封信与我深谈,甚至连主动提起亦没有。只是在某一天,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那封信,我们看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云云。”
从此以后,少年向父母敞开的那扇心门,轰然关上,再也没有打开。
当我站在如今的年纪再去揣测他们的时候,多少也能明白,两个中年人以世俗之心不太能体会“少年维特之烦恼”,更加很难想到,兄弟姐妹成群的他们与独生... -->>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
想当年, 我们怕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怎么办,
几年之后还是这么穷怎么办, 万一真心爱上一个穷人怎办……
可其实走完一段之后回头看,
真正能被记得的事真的没有多少, 真正无法忘记的人屈指可数, 真正有趣的日子不过是那么一些, 而真正需要害怕的也是寥寥无几。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走着走着就又到了下一个回头看的日子。
怕若想改变,就从丢弃旧物开始
你留存的记忆越多,就意味着未来可以伤你的越多。你留存的记忆越细致,越是容易铸造出一个思维的牢笼,困于其中,越陷越深。
我自小就不是一个恋旧的人。不恋旧事,不恋旧人,坚信该记得的必然记得,该遗忘的从无错漏,只需把判决交给时间。
这项特质,曾经被某个朋友大为羡慕,因为她是那种十年前的一件旧衣、一张纸都恨不得留住的人。她说:“我这种人很累,搬家的时候惦记的都不是贵重物品,连结婚时的诸多金镯子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却还留着那些旧照片、旧衣服,当然连带脑子里也堆满了诸多过往细节——和那些人是如何相遇的,又是如何从相交甚欢走到了相见无言。”
当时我对她说:“你若想改变,就从丢弃那些旧物开始。”
记得当年我是如何那般振振有词地说出这句话。猛然过去也不到一两年而已,却发现自己也积攒了那么多不忍丢弃的东西。这大概是生活安定的明证,不再流离失所,不再辗转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对他们说:“我住过这里的每一个区。这是真的。”
过去那么多繁杂的旧事,都面目模糊了,因为我把与之相关的东西全部丢掉。过去几年的照片,因为电脑中毒而消失不见,我从不觉得遗憾,因为那些不重要,我有我的文字作为名录。过去的衣物鞋子,无一存留,也不重要;若是留存,在衣柜占的空间大抵也足够买更多的新物了。然而那些都是旧事了。
当你有了真正的家,你会忘记去清空,甚至你根本想不起来有这么一项必要。这些对于女人,却是致命伤。
你留存的记忆越多,就意味着未来可以伤你的越多。你留存的记忆越细致,越是容易铸造出一个思维的牢笼,困于其中,越陷越深。
不是我们的心胸天地太窄,是里面太拥挤,而你毫无知觉,直到有一天它被塞满,你发现,你再也无法走远。
某位太太说,难怪那么多的女人到了三十岁之后,就总要找个可以迷恋至死的爱好,要有如男人酗酒嗜烟一样摆脱不掉的爱好。那爱好是麻将也好,是血拼也好,是赚钱也好,甚至是找情人也罢,不过都是因为心里的某个缺口永远无法被填满,可缺口之外的其余部分又太拥挤不堪。
那样一种矛盾,说出来着实好笑,怎么会有那样的一颗心呢?不清不楚,不明净,汤汤水水,再无爽利与潇洒。可,却是真真正正的境况。
世人都言某某是个通透的女子,那通透是如何得来,又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这通透就是砍掉那一个缺口,接着坚壁清野,方能重整旗鼓、井井有条。那过程好比孕育一个新生命,再多辛酸苦痛,等到他瓜熟蒂落,你就必须开始学会放手,因为他正是那个与你最相干却又可以是最不相干的生命事迹。
我们看着男人往前走,大步流星,奔向那高高的山顶。而你所能做的,必须是不停砍断旧有的念想。因为你之所衷,正是他最无需照看的东西。这些话听起来都似残忍,但一定不是每一个正在朝这条路上行进的女人都会觉得残忍。
对自己“动刀”这件事,就是通透之必经。你必须砍断那些不必要的念想,以及蜷缩在过去不肯继续往前走的那个自己。这件事,稍有不慎,伤筋动骨,再难复原,就变得迟钝、麻木,失去悲悯心。
譬如贾宝玉身边那些讨厌的老婆子,譬如那个一听动刑就兴奋的容嬷嬷,通通都是砍错了地方又或者不忍心对自己动手,于是最后那积攒的阴毒嫉妒全倒换到了别人的肉体上。你明白到这些原委,你当真不再能恨得起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不是为她们痛,也不是为自己,那种痛难以言说,是对更多人萌发出的一种更深理解。那种痛就好比,我对我的母亲,如今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即便是如湿棉袄一般的母爱,也甘之如饴,再无丝丝毫毫反抗与叛逆的念头。
那种痛,让我对有缘分遇到的许多年轻姑娘萌发一种忍不住去呵护的念头。因为一路走来,有那么那么多的痛,都无法言说无处倾诉啊。对人世了解越深,越发难以抵挡悲悯心的长驱直入。
你会哭,你会比从前过往任何时候都更爱哭。你哭得凶猛,哭得频繁。甚至是从前绝不会扰到眼泪的事,也会忍不住落下两颗“鳄鱼泪”。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敏感。不是年少时的那种多愁善感,而是一种预告,是一种警示。是的,它在告诉你,心里装得太满了,是时候,开始丢弃一些了。
是的,生活总是又和你以为的不一样。生活的残忍原来不是因为它蛮横霸道,而是它总会来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它会告诉你:你又想错了。你可以说不吗?你可以说我不要继续吗?不,你没有权利。它只会告诉你:要么继续走,要么被遗弃。
他离开你会死?做梦!
女人因为相信梦而可爱,也因为相信梦失去了太多太多真实的幸福。
朋友决定和先生分居前,怅然若失,泪水涟涟:“谁给他洗衣做饭,十年了,没有我,他一个人能过得好吗?”我笑:“说分开的人是你,说不再爱的也是你,又何苦扮情深款款?你放心吧,他定比你过得好。”
过了一个月,这位先生连电话都已懒得接,爱理不理,忽冷忽热。再过一个月,她和女儿的大事小事都已与他无关。没人骚扰,人家乐得清静,直接享受单身待遇。
半夜,她车子出毛病,习惯性拨电话过去,对方两个字回答她:没空。男人果然忘得快,放得下。十年婚姻,她一直占据着主动权。旁人都说,她养老公就跟养儿子一般。殊不知,风水轮流转,转到另一边,要多快有多快。
类似的戏码是:才隔半年而已,某女友的追求者已然坐在桌对面,一脸幸福的样子展示和新对象的亲密合照。某女恨恨地说:“他难道丝毫不记得此前死缠烂打的狼狈样吗?怕是知道我还是单身,完全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得意。”
分手前许多男人都会信誓旦旦地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假若你真的以为从此有一部电话24小时等你呼唤,那就等着梦想破灭吧——这样的话,可以相信,可以回味,万万不可去实践。不是男人个个都是打定主意忘记前程过往,我绝对相信他们当时一片赤诚,只是他们是雄性动物,天性更爱盯着一块肉去厮杀争斗,而不是站在河边望着流水想着谁的影子而发呆。
男人和女人的记忆系统因着目标感的不同而天差地别。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里,被清洗了旧恋情的女子,还是爱上了同一个人。她不再记得他,但是她潜意识里依然会被同样的细节打动。潜意识里,她还是喜欢他说话的方式、他那沉默的样子。而大多数男人们不用清洗记忆,仍可以坦然开始下一段的生活。
《盗梦空间》上映后,许多人都惊叹梦中梦的奇思妙想。而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中不住悲叹,他们一起造了一个无比完美的梦,一个只属于他们的世界。于是,她不想再走出去,她愿意在潜意识的边缘里一直待到天荒地老。可是他那么爱她,还是一百二十分的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梦只是他获得现实利益的手段。她,只能待在他潜意识的牢笼里,永恒地等待他回来,回来与她一起慢慢变老。
当女人爱到深处时,都会把梦当成现实,但愿长睡不愿醒。男人是她们的造梦师,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在她们脑子里植入想法,也能同样轻易地让她们的梦坍塌。
女人因为相信梦而可爱,也因为相信梦失去了太多太多真实的幸福。有朝一日,她们也会开始懂得男人的游戏规则,于是她们的脸庞、眸子再不会荡漾那样粉色的光芒。
当然,永远都有例外,总有至死都只愿意爱造梦师的女人。傻则傻矣,可她们迷恋梦境,就如迷恋巧克力的孩子。或许,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至少,我们都已无法再尝到那样的滋味,我们都是懂得“美梦醒得特别快”的孩子。
幸福的人,总会忘记旧爱
幸福从来不可能是有个人帮你搞定所有的一切,而你只需要坐享其成。
她喜欢喝银耳莲子羹,而且必须是上好的银耳,用小火慢慢炖到黏稠。那一日,他去看她,她冷冷地从屋里走出来,丢给他一本书,对他说:“厨房里小锅炖着东西,你帮我去看看。”他真真地守了一个多小时,端到她面前。
他开着奔驰带她去山上农庄吃饭,回来的时候她在车上睡着。他送她回家,然后轻手轻脚抱她上楼,呵护如珍宝。他笑着对她说:“我知道你的心里藏着一团火。”
他曾经有一个深爱的女友,她说“我现在还不能嫁给你,我想去欧洲”。有野心的女子,总是有很多资本的,也总是以为不怕丢弃。她走后,他换女人如换衣服。然后他遇到了她,天雷地火,甘愿用一个多小时为她等一锅羹。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对璧人,家世相当,学历相当,男生待女生若公主。最后,却恰恰是因为家长之间的矛盾而分手。
到了如今,她却笑着对我说:“这些故事,我已记不太清楚了,你怎么还记得?”
后来,她选了一个前途安定的男人,奔波于装修新房的路上,一边暴躁一边埋怨男人都是甩手掌柜。但她说,没什么好后悔。因为,幸福从来不可能是有个人帮你搞定所有的一切,而你只需要坐享其成。谁都没有办法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不管他是天皇还是王子。
到了最后,就在那个愿意放下偏见和骄傲的时候,遇见一个同样愿意的人,在一段靠谱的感情中,走向一段靠谱的婚姻。然后,所有的剧情都落幕了,剩下的事,该来到的都来到了。不是因为你更爱谁,就可以不用面对那些鸡毛蒜皮,只是愿意和不愿意而已。
我们都以为我们有足够资本挑剔和考验男人,所以一定会与世俗婚姻离得很远。像每个漂在城市的姑娘一样,在看不到靠谱感情的时候,失望彷徨以为永远看不到结果。甚至会觉得,这城市是不是什么事都是有名额的,成功有名额,结婚有名额,生子有名额,总有人轮不到领到那张票?
其实,不管成为一个手握世俗静好的女人,抑或是成为一棵独立的树似的女人,都不过是殊途同归。
谁也没有比谁更完整,只是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不同的人。什么时候变的,记不清楚了。就是那样,慢慢的,以前不甘愿的,现在觉得真是稀松平常的事;以前觉得难比登天的,现在觉得得心应手;以前百般也看不惯的,现在熟视无睹。
他们说,爱的是一个人,结婚的是另一个。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变成了另一个人,所以自然就嫁给了那另一个人。
每个人都承受过“流离失所”
在这个世间的生死离别中,最难的不是死别,却是生离。
母子分隔两地,各自生活,似乎已成了许多家庭生活中的常态。有些是因为孩子早早去异地甚至异国学习,有些是因为婚姻离异,有些是因为不得不在异地工作……这个时代的那些个少男少女们早早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流离失所”。
所以,《亲爱的安德烈》才那么轻易地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尖。我不是母亲,我也早不是青春期的孩子,可是我当时看那本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感慨。
在我十几岁的那年,曾经给父母写过一封信。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当年满腔委屈不知与谁说,好久才鼓足勇气在灯下,写就了一封长达三页纸的信。写完之后,又忐忑又期盼地悄悄放到父母的房间。期盼的心情,是更甚于忐忑与惊慌的。多么希望,他们能明白我之所苦所求。然而,结果是,他们并没有就这封信与我深谈,甚至连主动提起亦没有。只是在某一天,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那封信,我们看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云云。”
从此以后,少年向父母敞开的那扇心门,轰然关上,再也没有打开。
当我站在如今的年纪再去揣测他们的时候,多少也能明白,两个中年人以世俗之心不太能体会“少年维特之烦恼”,更加很难想到,兄弟姐妹成群的他们与独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