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回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方炎的坚持下,方老爹虽然不情愿,最后还是去镇上将后面订的辕犁给退了。而与此同时,方炎已经在家里开始设计新的曲辕犁了,而且还准备在后面加上犁评。
所谓犁评,则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楔,可以微调辕头上下的角度,从而可以深耕和浅耕。新的曲辕犁众人都没有见过,方炎也不多说,而是把脑中的想法画成了图纸,除了犁评,还有压馋、策额等小部件,可以将泥土及时的推向两侧。
家里一下子多了百亩良田,虽然老爹极力反对,不过方炎还是坚持再请短工,不能把自个老爹给累坏了,方家长工待遇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庄,方炎便把这事交给老爹去办了。
铁匠棚里,热火朝天,两天后,方炎新设计出来的曲辕犁便成型了,除了轻便之外,又添加了几个部件,一行人来到自家地里开始试试效果如何。
田垅间,王大耕完了一垅地,兴奋地说道:“少爷,这可真行,这一垅地耕下来了一点不累呢。”
方老爹等人惊喜的围拢上来观看,方炎早有预料,之前的辕犁虽然也是牛拉,但是毕竟重达八九十斤,后面跟着的人想转个方向挪个位置,都相当的废力气。而现在,无论是转向还是深浅,都可以通过手柄前的犁评和策额来完成,王大第一次使用惊喜也就正常了。
第一个成功做出来后,王大便又带着人继续打造了,总的计算下来,现在新的犁辕造价只有以前老式犁的一半,一下子就节省下来了几十贯铜钱。当然,最重要的是,干活的人省了不少的力气。
春天来了,方家人把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告别寒冬每个人都喜气洋洋,村里也一片欣欣向荣,马路两边的柳树发了芽,远远看去一片绿意。
方家的生意重点也转变了,火炉子的生意渐渐退出了,不过宣纸的需求却是供不应求,长安里的文轩阁,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四家店铺,方面位于长安的四个城区。
“少爷,长安的掌柜又来催了,说今天早已就已经断货了,让我们今天就送过去,可是家里的库存一点没有了。”王二道,他暂时负责着家里仓库的出货。
“嗯,我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方炎知道家里的下人都已经卯足劲了,现在摆在他面前扩大规模的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家里再建一个作坊,再招聘长工,这个也不困难,有前面一个作坊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二是采取外放的办法,把这些订单交给村民们来做,目前的生产方式投资并不大,一般的中产家庭都可以接受,缺少的只是方炎手中的技术。
最终,方炎选择了第二种,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准备将宣纸的制作技术传授给村民,不过得跟他们签订保密的契文,村里现如今有三十多户人,一百多口人。只要技术到位,至少可以成立十个小作坊,到时候生产的宣纸只能由自己来收购。
这天,方老爹再次提上铜鼓在村里敲了起来,将全村人召集到了方家大院中。高台上,方炎手中拿着几张宣纸,里面画着制作宣纸的流程步骤,而站在边上的虎头手里还拖着一沓契文,除了要求村民们保密之外,还要签订收购合同,这也是出让宣纸技术的价格回收了。
听到方炎说要将宣纸技术告诉大家,村民们很快轰动起来,他们可是亲眼看着方家由一个普通甚至贫穷的家庭成为了今天村里的财主,早就羡慕的不行了。
不少家庭连前期二十贯左右的投资都出不了,又临时的几家合作,每个作坊都由一人负责,然后跟方炎签订契文。
“没想到我这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头,今天也要学着造纸了,真是想也不敢想啊。”村东李大郎一边画押一边乐的胡子直翘,这等于是给了他们除了种地之外多了一条生路啊!
村民就像过年般,一个个乐呵呵不停,排着队签订契文,最后一共十家。每一个作坊需要两到三人忙活就行了,这一下子就给村里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多了一份活计。
几天过去了,这会儿,就连王大王二两人在村里地位都高了,不少人家的作坊出了问题都来向两人询问,俨然成了造纸的师傅。与此同时,造纸的材料如稻杆,村民们再也舍不得烧了,妇女儿童们也开始外出收集原材料,然后直接... -->>
在方炎的坚持下,方老爹虽然不情愿,最后还是去镇上将后面订的辕犁给退了。而与此同时,方炎已经在家里开始设计新的曲辕犁了,而且还准备在后面加上犁评。
所谓犁评,则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楔,可以微调辕头上下的角度,从而可以深耕和浅耕。新的曲辕犁众人都没有见过,方炎也不多说,而是把脑中的想法画成了图纸,除了犁评,还有压馋、策额等小部件,可以将泥土及时的推向两侧。
家里一下子多了百亩良田,虽然老爹极力反对,不过方炎还是坚持再请短工,不能把自个老爹给累坏了,方家长工待遇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庄,方炎便把这事交给老爹去办了。
铁匠棚里,热火朝天,两天后,方炎新设计出来的曲辕犁便成型了,除了轻便之外,又添加了几个部件,一行人来到自家地里开始试试效果如何。
田垅间,王大耕完了一垅地,兴奋地说道:“少爷,这可真行,这一垅地耕下来了一点不累呢。”
方老爹等人惊喜的围拢上来观看,方炎早有预料,之前的辕犁虽然也是牛拉,但是毕竟重达八九十斤,后面跟着的人想转个方向挪个位置,都相当的废力气。而现在,无论是转向还是深浅,都可以通过手柄前的犁评和策额来完成,王大第一次使用惊喜也就正常了。
第一个成功做出来后,王大便又带着人继续打造了,总的计算下来,现在新的犁辕造价只有以前老式犁的一半,一下子就节省下来了几十贯铜钱。当然,最重要的是,干活的人省了不少的力气。
春天来了,方家人把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告别寒冬每个人都喜气洋洋,村里也一片欣欣向荣,马路两边的柳树发了芽,远远看去一片绿意。
方家的生意重点也转变了,火炉子的生意渐渐退出了,不过宣纸的需求却是供不应求,长安里的文轩阁,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四家店铺,方面位于长安的四个城区。
“少爷,长安的掌柜又来催了,说今天早已就已经断货了,让我们今天就送过去,可是家里的库存一点没有了。”王二道,他暂时负责着家里仓库的出货。
“嗯,我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方炎知道家里的下人都已经卯足劲了,现在摆在他面前扩大规模的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家里再建一个作坊,再招聘长工,这个也不困难,有前面一个作坊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二是采取外放的办法,把这些订单交给村民们来做,目前的生产方式投资并不大,一般的中产家庭都可以接受,缺少的只是方炎手中的技术。
最终,方炎选择了第二种,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准备将宣纸的制作技术传授给村民,不过得跟他们签订保密的契文,村里现如今有三十多户人,一百多口人。只要技术到位,至少可以成立十个小作坊,到时候生产的宣纸只能由自己来收购。
这天,方老爹再次提上铜鼓在村里敲了起来,将全村人召集到了方家大院中。高台上,方炎手中拿着几张宣纸,里面画着制作宣纸的流程步骤,而站在边上的虎头手里还拖着一沓契文,除了要求村民们保密之外,还要签订收购合同,这也是出让宣纸技术的价格回收了。
听到方炎说要将宣纸技术告诉大家,村民们很快轰动起来,他们可是亲眼看着方家由一个普通甚至贫穷的家庭成为了今天村里的财主,早就羡慕的不行了。
不少家庭连前期二十贯左右的投资都出不了,又临时的几家合作,每个作坊都由一人负责,然后跟方炎签订契文。
“没想到我这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头,今天也要学着造纸了,真是想也不敢想啊。”村东李大郎一边画押一边乐的胡子直翘,这等于是给了他们除了种地之外多了一条生路啊!
村民就像过年般,一个个乐呵呵不停,排着队签订契文,最后一共十家。每一个作坊需要两到三人忙活就行了,这一下子就给村里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多了一份活计。
几天过去了,这会儿,就连王大王二两人在村里地位都高了,不少人家的作坊出了问题都来向两人询问,俨然成了造纸的师傅。与此同时,造纸的材料如稻杆,村民们再也舍不得烧了,妇女儿童们也开始外出收集原材料,然后直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