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 www.yqwx.net,国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用。原本云南的局面,是刘光照一手打开的,但唐继尧因为要派人留守贵州,没有让刘二先生跟随自己,一来二去,战略便执行得差了。他还以为时机可能还不成熟,恰恰没有想到正是自己入滇以后不恰当的举动和过于高调的亢奋,让众人对此都保持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大会预定在9月1日召开,议程共有4项,要求云南各军少校以上军官和在昆明的县级以上官员出席。一项是张孝准代表中央,宣布有关军事任命和人事变动——这是例行公事;一项是张孝准代表军区,对各级军官颁发嘉奖令和晋衔令——这同样是例行公事;第三项是检阅云南部队,由于朱德的部队就在昆明,便将检阅目标定位第三旅;第四项是做政治报告,对推动云南军民分治做动员讲话,算是预备会议。
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最最关键的是在军政大会召开后,张孝准、唐继尧等军区司令部要对3个旅进行考察,决定究竟如何确定编练名额——这才是顶顶要紧的。因此,各路人马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在当中获取最大利益。就是暂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的贵州,也急于打听其中的情况,毕竟,云南结束之后,贵州不可能毫无变化。
在这样的跌宕起伏中,朱德保持了低调和沉默,只知道机械地准备接受军区点验和各类接待工作,甚至于常有的客套来往都没有心思去过问,但只有常林,才知道朱德到底在忙些什么。
和盛气凌人的唐继尧不同,张孝准倒是保持了平易近人的态度,虽然,没有人能够轻易从他口中套出话来,但至少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人觉得还是颇有希望的。
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清楚到底涌动着什么浪潮。
“旅座,已经都沟通好了。”
“怎么说?”朱德压抑住自己的兴奋,问道,“有什么意见?”
“这是他的条子。”
朱德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6个字,“你办事,我放心”,笔画苍劲有力,气魄亦是宏伟。
“好!”朱德把纸条揉成一团,想了想,又慎重地点着了火。
望着化为一团灰烬的纸团,常林问道:“您打算如何着手?张长官的意思很明确,他的目标太大,兵力也不足,担任诱饵没有问题,让他主动……”
“嗯,这个自然,再说,我也不能让张总座冒险。”朱德笑了,也不急着说出行动计划,只是问道,“最近各方面有什么动向?”
在常林点破自己的身份之后,国安在云南的眼线就开始高速运转,各个渠道的情报源源不断而来,朱德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当初在北疆被查到绝不是偶然,即便在云南这样中央势力最为遥远的地方,国安的情报系统依然完整而强大。
唐继尧会见了什么人,谈到多晚,各主要官员的动向如何,乃至于何长林等人的卫队最近有什么变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至于那些暗地里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偷运战略物资出口,走私、贩卖毒品等等,更是详尽全面。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便是有人在朱德旅中的渗透和分化,国安也是了如指掌。
朱德感叹道:“有这样详尽的情报,还未动手,一半的胜算已经有了。”
“旅座,这不算大事,北方比我们厉害多了。”
“嗯?”
“比如,对象昨天晚上吃了什么菜,看了什么书,乃至于最近有没有拉肚子,只要需要,我们都能想办法查明情况。”
朱德点头——连躲在租界里奕劻的家底都能抄个底朝天,这点事情,确实难不倒国安。
“最近这几天,情况比较诡异。唐继尧到昆明后,与各方面会见比较多,基本上在昆明的头面人物都和他见过一次,具体谈什么,因为人手问题,没有查清楚,但隐约提到这么几点……第一,唐继尧已经确信大帅将会留京不归,因此很想取而代之;第二,就云南而言,他是志在必得的,与任可澄等人会面好几次,传闻说以支持云南军民分治、财政独立为条件,要求任可澄支持他主政云南;第三,他和何长林、罗光学也会过面,好像是说,云南2师1旅的编制,他意思让何、罗两人,但前提是支持他担任云南护军使……”
“想法不少啊……”朱德笑了,“当初大帅让他回云南议事,借口这借口那,就是不回来,现在大帅走了,一回来就上蹿下跳,什么东西……”
“对何长林和罗光学两人,旅座要格外注意,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一、二旅不仅弄到了一批军火,而且还私下招募了兵员,资金来源就是他们最近一直以来的鸦片贩卖。”
“两个败类!”朱德愤怒不已,光是这几条,就已经够得上杀头的罪名了。
常林的情报,促使朱德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采取断然手段铲除这些败类。这些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对立和人事倾轧,已经是*裸的藐视国法和军纪了,他深深地感到耻辱。滇军这个光荣的团体,在某些居心不良之人的带领下,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他的使命,就是要将整个问题都彻底解决,割掉滇军肌体上的毒瘤。
蔡锷说的对,滇军已经逐渐丧失了革命的锐气,不加以彻底的改造是不行了,这种改造,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改造——这些害群之马不去,这种改造就一天不能够成功。自己肩负着巩固云南稳定的任务,那么就绝不容许小人猖狂……
“按照中央的意思,云南军政要加以彻底的整肃,对于这些人绝不姑息。国安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但最终如何动手,决心取决于我们。原本,中央对大帅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旅座您也知道,大帅是那种撇不开情面的人,特别是老兄弟,更下不了手——否则,唐继尧在贵州如此跋扈,他早就该制裁了。所幸,大帅并不是护短的人,也不是看不见问题所在,他只是下不了手,他之所以离开昆明赴京述职,就是希望您能够完成它的期望。临走之时,他反复叮嘱说要以云南大局为重,以保持云南稳定局面和云南人民的福祉为重,就是知道会有一场风暴……”
朱德微笑着听下去,国安就是国安,连蔡锷对自己的交代和叮嘱也是清楚得很。这个决心,如果以前还有犹豫,还有忌惮,那么到今天,就不能不痛下决心了。否则,如何对得起蔡锷的知遇之恩,如何对得起中央的殷切期望,如何对得起云南人民?
“我意已决!这个事情,我会负责到底,所有的责任,我都会承担!”朱德捏紧了拳头,“方案我已经基本布置好了,还在推敲细节,初定9月1日军政大会之时行动,请转告张副长官,我需要和他会面一次,当面确定。”
“这个没有问题,我尽快安排。”
在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与张孝准会面之后,朱德如果再不去拜见,反而显得其中有诈。整肃云南,乃至于进而整肃西南,这么大的问题,朱德相信中央是有全盘考虑的,自己与张孝准的沟通,既是确定具体细节所需,又是在战略高度执行中央意见的必需。
张孝准下榻地在原先由驿站改建过来的昆明宾馆,唐继尧是不会去住宾馆的,他在昆明有自己的公馆,不仅条件比宾馆舒适几倍,安保工作也可以放心。张孝准没有那么多计较,也不会搞唐继尧一般的排场,唯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是,随行而来的通讯组架起了高耸的天线,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台直接与京城西山大本营保持着直接联系。
朱德来了,标准的军礼之后,是与张孝准紧紧的双手相握!对张孝准,朱德并不陌生,不但自己在北疆当时就和其有过一面之缘,便是在蔡锷身边,亦经常听蔡锷提起张孝准之能,说起昔年在士官学校的轶闻,当真是眉飞色舞。士官三杰之中,以蒋百里天分最高,张孝准最为刻苦,蔡锷最有激情。而三人在士官学校所学的专业,亦恰好对应了这种风格,蒋百里是步兵科,张孝准是工兵科,蔡锷是骑兵科。到底是性格决定科目还是因为科目铸就性格,到了后来已经很难辨别清楚。
张孝准对朱德同样不陌生,朱德是蔡锷的心腹和最为得意的门生,虽然天分比不上蔡锷,但却谦虚好学、勤奋上进,他仿佛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有好感。
用。原本云南的局面,是刘光照一手打开的,但唐继尧因为要派人留守贵州,没有让刘二先生跟随自己,一来二去,战略便执行得差了。他还以为时机可能还不成熟,恰恰没有想到正是自己入滇以后不恰当的举动和过于高调的亢奋,让众人对此都保持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大会预定在9月1日召开,议程共有4项,要求云南各军少校以上军官和在昆明的县级以上官员出席。一项是张孝准代表中央,宣布有关军事任命和人事变动——这是例行公事;一项是张孝准代表军区,对各级军官颁发嘉奖令和晋衔令——这同样是例行公事;第三项是检阅云南部队,由于朱德的部队就在昆明,便将检阅目标定位第三旅;第四项是做政治报告,对推动云南军民分治做动员讲话,算是预备会议。
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最最关键的是在军政大会召开后,张孝准、唐继尧等军区司令部要对3个旅进行考察,决定究竟如何确定编练名额——这才是顶顶要紧的。因此,各路人马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在当中获取最大利益。就是暂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的贵州,也急于打听其中的情况,毕竟,云南结束之后,贵州不可能毫无变化。
在这样的跌宕起伏中,朱德保持了低调和沉默,只知道机械地准备接受军区点验和各类接待工作,甚至于常有的客套来往都没有心思去过问,但只有常林,才知道朱德到底在忙些什么。
和盛气凌人的唐继尧不同,张孝准倒是保持了平易近人的态度,虽然,没有人能够轻易从他口中套出话来,但至少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人觉得还是颇有希望的。
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清楚到底涌动着什么浪潮。
“旅座,已经都沟通好了。”
“怎么说?”朱德压抑住自己的兴奋,问道,“有什么意见?”
“这是他的条子。”
朱德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6个字,“你办事,我放心”,笔画苍劲有力,气魄亦是宏伟。
“好!”朱德把纸条揉成一团,想了想,又慎重地点着了火。
望着化为一团灰烬的纸团,常林问道:“您打算如何着手?张长官的意思很明确,他的目标太大,兵力也不足,担任诱饵没有问题,让他主动……”
“嗯,这个自然,再说,我也不能让张总座冒险。”朱德笑了,也不急着说出行动计划,只是问道,“最近各方面有什么动向?”
在常林点破自己的身份之后,国安在云南的眼线就开始高速运转,各个渠道的情报源源不断而来,朱德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当初在北疆被查到绝不是偶然,即便在云南这样中央势力最为遥远的地方,国安的情报系统依然完整而强大。
唐继尧会见了什么人,谈到多晚,各主要官员的动向如何,乃至于何长林等人的卫队最近有什么变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至于那些暗地里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偷运战略物资出口,走私、贩卖毒品等等,更是详尽全面。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便是有人在朱德旅中的渗透和分化,国安也是了如指掌。
朱德感叹道:“有这样详尽的情报,还未动手,一半的胜算已经有了。”
“旅座,这不算大事,北方比我们厉害多了。”
“嗯?”
“比如,对象昨天晚上吃了什么菜,看了什么书,乃至于最近有没有拉肚子,只要需要,我们都能想办法查明情况。”
朱德点头——连躲在租界里奕劻的家底都能抄个底朝天,这点事情,确实难不倒国安。
“最近这几天,情况比较诡异。唐继尧到昆明后,与各方面会见比较多,基本上在昆明的头面人物都和他见过一次,具体谈什么,因为人手问题,没有查清楚,但隐约提到这么几点……第一,唐继尧已经确信大帅将会留京不归,因此很想取而代之;第二,就云南而言,他是志在必得的,与任可澄等人会面好几次,传闻说以支持云南军民分治、财政独立为条件,要求任可澄支持他主政云南;第三,他和何长林、罗光学也会过面,好像是说,云南2师1旅的编制,他意思让何、罗两人,但前提是支持他担任云南护军使……”
“想法不少啊……”朱德笑了,“当初大帅让他回云南议事,借口这借口那,就是不回来,现在大帅走了,一回来就上蹿下跳,什么东西……”
“对何长林和罗光学两人,旅座要格外注意,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一、二旅不仅弄到了一批军火,而且还私下招募了兵员,资金来源就是他们最近一直以来的鸦片贩卖。”
“两个败类!”朱德愤怒不已,光是这几条,就已经够得上杀头的罪名了。
常林的情报,促使朱德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采取断然手段铲除这些败类。这些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对立和人事倾轧,已经是*裸的藐视国法和军纪了,他深深地感到耻辱。滇军这个光荣的团体,在某些居心不良之人的带领下,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他的使命,就是要将整个问题都彻底解决,割掉滇军肌体上的毒瘤。
蔡锷说的对,滇军已经逐渐丧失了革命的锐气,不加以彻底的改造是不行了,这种改造,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改造——这些害群之马不去,这种改造就一天不能够成功。自己肩负着巩固云南稳定的任务,那么就绝不容许小人猖狂……
“按照中央的意思,云南军政要加以彻底的整肃,对于这些人绝不姑息。国安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但最终如何动手,决心取决于我们。原本,中央对大帅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旅座您也知道,大帅是那种撇不开情面的人,特别是老兄弟,更下不了手——否则,唐继尧在贵州如此跋扈,他早就该制裁了。所幸,大帅并不是护短的人,也不是看不见问题所在,他只是下不了手,他之所以离开昆明赴京述职,就是希望您能够完成它的期望。临走之时,他反复叮嘱说要以云南大局为重,以保持云南稳定局面和云南人民的福祉为重,就是知道会有一场风暴……”
朱德微笑着听下去,国安就是国安,连蔡锷对自己的交代和叮嘱也是清楚得很。这个决心,如果以前还有犹豫,还有忌惮,那么到今天,就不能不痛下决心了。否则,如何对得起蔡锷的知遇之恩,如何对得起中央的殷切期望,如何对得起云南人民?
“我意已决!这个事情,我会负责到底,所有的责任,我都会承担!”朱德捏紧了拳头,“方案我已经基本布置好了,还在推敲细节,初定9月1日军政大会之时行动,请转告张副长官,我需要和他会面一次,当面确定。”
“这个没有问题,我尽快安排。”
在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与张孝准会面之后,朱德如果再不去拜见,反而显得其中有诈。整肃云南,乃至于进而整肃西南,这么大的问题,朱德相信中央是有全盘考虑的,自己与张孝准的沟通,既是确定具体细节所需,又是在战略高度执行中央意见的必需。
张孝准下榻地在原先由驿站改建过来的昆明宾馆,唐继尧是不会去住宾馆的,他在昆明有自己的公馆,不仅条件比宾馆舒适几倍,安保工作也可以放心。张孝准没有那么多计较,也不会搞唐继尧一般的排场,唯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是,随行而来的通讯组架起了高耸的天线,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台直接与京城西山大本营保持着直接联系。
朱德来了,标准的军礼之后,是与张孝准紧紧的双手相握!对张孝准,朱德并不陌生,不但自己在北疆当时就和其有过一面之缘,便是在蔡锷身边,亦经常听蔡锷提起张孝准之能,说起昔年在士官学校的轶闻,当真是眉飞色舞。士官三杰之中,以蒋百里天分最高,张孝准最为刻苦,蔡锷最有激情。而三人在士官学校所学的专业,亦恰好对应了这种风格,蒋百里是步兵科,张孝准是工兵科,蔡锷是骑兵科。到底是性格决定科目还是因为科目铸就性格,到了后来已经很难辨别清楚。
张孝准对朱德同样不陌生,朱德是蔡锷的心腹和最为得意的门生,虽然天分比不上蔡锷,但却谦虚好学、勤奋上进,他仿佛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有好感。